娱乐知识|孔子的老师是谁


孔子的老师是谁? 师襄,苌弘,老聃(老子)等
我相信还有很多,因为他一直在周游列国,而且他自己不是说了吗:三人行必有我师

师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古琴家 , 在卫国做乐官 。 其实 , 让他更加出名的还是孔子 , 因为他是孔子的老师 。

大约在公元前496年时 , 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 , 听说师襄是一位音乐家 , 便拜其为师 , 学习琴曲《文王操》 。 过了一段时间后 , 师襄听了孔子的演奏说:你可以再学别的曲子了 。 可孔子仍然要继续练习这首 , 又过了一些时候 , 孔子再弹给老师听 , 师襄又说 , 你可以再学别的曲子了 。 可孔子仍然还要继续练习这首曲子 , 这样反复了数次 。 孔子认为只是弹出乐曲还远远不够 , 还要掌握它的内部逻辑 , 还要深刻理解曲意达乐曲的意境 。 师襄正是利用学生的学而不厌的精神 , 让其发挥主动 。

苌弘是周朝著名政治家 , 生年无考 , 死于公元前492年 , 其事迹见于《左传》和《国语》等书 。 据《国语》载 , 苌弘是周景王、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的大夫 , 因保周抗敌 , 不幸死于国难 。 后来 , 神话传说 , 苌弘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 。 鲜血化为碧玉的故事 , 最早见于《庄子·外物》 , 后人所说的“碧血丹心”便渊源于此 。

苌弘不仅是周朝政治家 , 他还擅长于乐 。 孔子入周时曾访乐于苌弘 , 证明了苌弘与孔子同时代而年长于孔子 。 关于孔子访乐于苌弘 , 《大戴礼记》谓:“孔子适周 , 访礼于老聃 , 学乐于苌弘 。 ”这就是说 , 孔子不只是“访”而且是“学”乐于苌弘 。
孔子的老师是谁? 孔子并没有固定的老师 , 也可以说没有长期传授他学问的老师 , 他的学问和道德 , 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勤奋好学、虚心求教 , 并勇于实践 。
孔子曾经跟很多人学习过 , 在当时尊师重道的环境下 , 一日为师 , 终身若父 , 所以 , 可以说很多人都曾经做过孔子的老师 , 但他这些老师 , 贤能都不超过孔子 。
孔子虽然早年丧父 , 家境衰落 , 但母亲却自幼对他严格管教 , 所以孔子才“十有五而志于学” 。 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 , 母亲利用父亲的老关系 , 请人带孔子去鲁国太师处学习礼仪 。
郯子是鲁国一个附庸小国郯国的国君 , 是二十四孝里“鹿乳奉亲”的主人公 。 公元前525年(鲁昭公十七年) , 郯子向鲁国大夫昭子回答了关于少昊时以鸟名官的问题 , 孔子听说后 , 就去拜见郯子 。
扩展资料:祠堂
孔子还乡祠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 。 孔子祖先为春秋时期宋国人 , 其祖居地及祖坟仍在此地 。 周僖王二年 , 宋国发生内乱 , 孔子曾祖孔防叔为避乱而奔鲁 。
孔子成人以后知晓夏邑王公楼村为自己的祖籍 , 时常回夏邑祭祖省墓 , 于是把这个地方叫“还乡里” 。 后人思而立祠以祀之 , 因而取名“还乡祠” 。
孔子还乡祠始建于唐初 , 其形制仿文庙 , 坐北朝南 , 有一壁、一坛、两殿、四门及碑林等 。 宋真宗时 , 孔子四十五代孙孔良辅、孔彦辅由曲阜到此定居 。
参考资料:

孔子的老师是谁 孔子的老师是项橐 。 是一个小孩 。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:一天 , 孔子骑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 , 来到一个地方 , 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一座"城" , 坐在里面 。 孔子就问:"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?"
那孩子眨了眨眼睛回答:"我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 , 下知地理 , 中通人情 。 可是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 。 因为自古到今 , 只听说车子躲避城 , 那里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?"孔子愣了一下 , 问:"你叫什么名字?"

推荐阅读